- 時間:2021-05-06
- 來源:組織宣傳部
海南軟件職業技術學院
關于舉辦第三屆中華經典誦寫講大賽的通知
各部門:
為了認真貫徹落實《教育部辦公廳關于舉辦第三屆中華經典誦寫講大賽的通知》(教語用廳函〔2021〕2號)、《海南省教育廳、海南省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轉發關于舉辦第三屆中華經典誦寫講大賽的通知》(瓊教語〔2021〕3號)等文件精神,學校研究制定了《海南軟件職業技術學院第三屆中華經典誦寫講大賽活動方案》,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做好各項工作。
海南軟件職業技術學院
2021年5月6日
海南軟件職業技術學院
第三屆中華經典誦寫講大賽活動方案
為了認真貫徹落實《教育部辦公廳關于舉辦第三屆中華經典誦寫講大賽的通知》(教語用廳函〔2021〕2號)、《海南省教育廳、海南省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轉發關于舉辦第三屆中華經典誦寫講大賽的通知》(瓊教語〔2021〕3號)等文件精神,通過誦讀、講解、書寫、篆刻等多種方式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歌頌建黨百年光輝歷程,展現舉世矚目偉大成就,倡導熱愛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及中華優秀語言文化的價值觀,為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積蓄精神力量,學校決定于2021年4月26日至5月31日舉辦第三屆中華經典誦寫講大賽,具體事項如下。
一、活動宗旨
雅言傳承文明,經典浸潤人生。中華經典誦寫講大賽以詮釋中華優秀文化內涵、彰顯中華語言文化魅力、弘揚中國精神為目標,通過競賽方式引導社會大眾特別是廣大青少年親近中華經典,提高規范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能力,培育愛國主義精神,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凝聚精神動力。
二、大賽主題
本屆大賽以“傳承中華經典,慶祝建黨百年”為主題。通過誦讀、講解、書寫、篆刻等多種方式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歌頌建黨百年光輝歷程,展現舉世矚目偉大成就,倡導熱愛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及中華優秀語言文化的價值觀,為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積蓄精神力量。
三、組織機構
本屆大賽由教務處主辦,公共教學部承辦,科研設備處、團委協辦。大賽設立組委會,組委會辦公室設在公共教學部。
組委會主任:符傳誼
組委會成員:嚴麗麗、劉來權、黃開平、周夏雨、王可淦,李明平、楊健、吳云霞
評委會:莫仕鋒、周夏雨、王虹、楊健、李明平、黃開平、楊少霞、吳云霞、甘麗婭、龔莉、譚友新、夏旭光、王英華、孫凌昱
四、賽事內容
(一)海南軟件職業技術學院第三屆“誦讀中國”經典誦讀大賽
1.賽事機構
主辦單位:教務處
承辦單位:公共教學部
協辦單位:科研設備處、團委
評委會:莫仕鋒、王虹、周夏雨、黃開平、楊少霞、吳云霞、甘麗婭、龔莉、譚友新、夏旭光、王英華、孫凌昱
2.參賽對象
我院全體學生。各學院組織學生廣泛參加“誦讀中國”經典誦讀活動,并選拔選手、團隊參賽。
3.組織方式
①選拔賽
各學院在組織學生廣泛參加“誦讀中國”經典誦讀活動的基礎上,選拔選手、團隊參加學校初賽。時間為2021年4月19日至5月16日,2021年5月17日前將參加學校初賽的節目名單送交公共教學部吳金鳳同志(綜合樓1302辦公室)。
②初賽
初定于2021年5月19日下午3點半至5點半在綜合樓203教室(個人項目)、204教室(集體項目)舉行初賽。
③決賽
初定于2021年5月30日在藝術館演出大廳舉行決賽。
④省賽
初定于2021年6月28日選送項作品視頻參加海南賽區復賽。
4.比賽形式
比賽設個人項目和集體項目。
個人項目由各學院選拔2名選手參加學校比賽。每個節目時間為3-6分鐘。
集體項目由學院為單位組織2支隊伍參加學校比賽,每個節目人數不得少于3人,時間為3-6分鐘。
鼓勵采用形式多樣的誦讀方式,如借助音樂、服裝、吟誦等輔助手段融合展現誦讀內容。
提倡脫稿誦讀。若不能脫稿,須用文件夾(集體項目要求樣式一致)放置稿件于胸前誦讀。
5.獎項設置
個人和集體項目各設一等獎1名、二等獎2名、三等獎3名,獲獎選手頒發榮譽證書和獎金。
(二)海南軟件職業技術學院第三屆“筆墨中國”漢字書寫大賽
1.賽事機構
主辦部門:公共教學部
評委:周夏雨、李明平、楊健
2.參賽對象
我院全體學生均可報名參賽。
3.組織方式
①報名:有意參賽的同學請于2021年5月16日前登錄中華經典誦寫講大賽網站(www.jingdiansxj.cn)“書寫大賽”欄目,按照參賽指引完成報名,并參加在線答題測試,測試合格者可參加我?!肮P墨中國”漢字書寫大賽。各學院于2021年5月20日前將參賽選手名單送交公共教學部吳金鳳同志(綜合樓1302辦公室)。
②比賽形式
本次比賽的形式及相關要求,詳見中華經典誦寫講大賽網站(www.jingdiansxj.cn)“筆墨中國”漢字書寫大賽方案“大賽須知”。
③比賽時間及地點
初定于2021年5月26日下午,地點另行通知。
④國賽參賽
初定于2021年6月23日選送項作品參加國賽。
4.獎項設置:一等獎2名,二等獎3名,三等獎5名,獲獎選手頒發榮譽證書和獎金。
五、活動要求
各部門必須高度認識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大意義,認真組織學生參加本次活動,引導廣大師生親近中華經典,提升語言文字應用能力,培育愛國主義精神。
附件1
海南軟件職業技術學院第三屆“筆墨中國”漢字書寫大賽報名表
序號 | 書體類別 | 姓名 | 班級 | 所屬學院 | 備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附件2
海南軟件職業技術學院第三屆“誦讀中國”經典誦讀大賽報名表
序號 | 作品名稱 | 姓名 | 比賽形式 (個人/集體) | 所屬學院 | 備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附件3
海南軟件職業技術學院第三屆“誦讀中國”經典誦讀大賽評分標準
內容 | 評分標準 | 分值 | 評分 | 總分 |
思想內容(20分) | 作品內容積極、健康、向上,切合主題。 | 20 |
|
|
語音技巧(40分) | 普通話標準,吐字清晰。 | 20 |
| |
能正確把握詩文內涵和節奏,韻律明顯。 | 10 | |||
感情飽滿真摯,表達自然,熟練運用誦讀技巧。 | 10 | |||
感染力(30分) | 衣著得體,與詩文內容相協調。 | 10 |
| |
精神飽滿,姿態得體大方,表情的變化與詩文的內涵相符。 | 10 | |||
聲情并茂,誦讀富有韻味和表現力,與觀眾產生共鳴。 | 10 | |||
形式創新(10分) | 配以適當伴舞或配樂,或以其他富有創意的形式誦讀。 | 10 |
|
附件4
中華經典誦讀推薦篇目
一、先秦
1.《道德經》
2.《三字經》
3.《弟子規》
4.《論語》
《學而?學而時習之云章》(第1、4、6、14、15、16章)
《為政?為政以德七章》(第1、4、11、15、17、19、20章)
《雍也?樂水樂山四章》(第18、20、23、30章)
5.《孟子》
《公孫丑上?論浩然之氣二章》(第2、6章)
《公孫丑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滕文公下?富貴不能淫一章》(第2章)
《離婁章句上?得民心者得天下二章》(第9、10章)
6.《禮記》:《苛政猛于虎也》、《不食嗟來之食》、《學記?教學為先》
7.《詩經》:《關睢》、《子矜》、《蒹葭》、《黍離》
8.屈原:《離騷》、《九歌?國殤》
二、魏、晉、南北朝
1.曹操:《短歌行》(對酒當歌)、《觀滄?!?、《龜雖壽》
2.《古詩十九首》:《迢迢牽牛星》、《行行重行行》
3.陶淵明:《歸園田居》(少無適俗韻)、《歸去來兮辭》、《桃花源記》
4.王羲之:《蘭亭集序》
三、唐、宋
1.陳子昂:《登幽州臺歌》
2.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滕王閣序》
3.張九齡:《望月懷遠》
4.王之渙:《涼州詞》
5.孟浩然:《春曉》、《過故人莊》、《望洞庭湖贈張丞相》、《宿建德江》
6.王昌齡:《出塞》、《芙蓉樓送辛漸》、《從軍行》4首(1、2、4、5)
7.王維:《鳥鳴澗》、《山居秋暝》、《終南山》
8.王灣:《次北固山下》
9.常建:《題破山寺后禪院》
10.崔顥:《黃鶴樓》
11.李白:《渡荊門送別》、《送友人》、《將進酒》、《月下獨酌》(花間一壺酒)、《蜀道難》、《行路難》(金樽清酒斗十千)、《宣州謝脁樓餞別校書叔云》、《夢游天姥吟留別》
12.杜甫:《春望》、《春夜喜雨》、《月夜憶舍弟》、《登高》、《蜀相》、《登岳陽樓》、《兵車行》、《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13.張繼:《楓橋夜泊》
14.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馬說》、《師說》
15.劉禹錫:《秋詞》(自古逢秋悲寂寥)、《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陋室銘》
16.柳宗元:《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小石潭記》
17.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錢塘湖春行》、《長恨歌》、《琵琶行》
18.杜牧:《山行》、《江南春》、《泊秦淮》、《贈別二首》、《阿房宮賦》
19.李商隱:《錦瑟》、《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無題》(昨夜星辰昨夜風)
20.林逋:《山園小梅》
21.范仲淹:《漁家傲?秋思》、《蘇幕遮?懷舊》、《岳陽樓記》
22.柳永:《雨霖鈴》(寒蟬凄切)、《蝶戀花》(佇倚危樓風細細)、《望海潮》(東南形勝)
23.歐陽修:《玉樓春》(尊前擬把歸期說)、《蝶戀花》(庭院深深深幾許)、《生查子?元夕》、《醉翁亭記》
24.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
25王安石:《泊船瓜洲》、《元日》、《桂枝香?金陵懷古》
26.蘇軾:《飲湖上初晴后雨》、《和子由澠池懷舊》、《念奴嬌?赤壁懷古》、《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江城子?密州出獵》、《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赤壁賦》
27.周邦彥:《蘇幕遮》(燎沉香)
28.黃庭堅:《寄黃幾復》
29.秦觀:《鵲橋仙》(纖云弄巧)、《浣溪沙》(漠漠輕寒上小樓)
30.李清照:《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醉花陰》(薄霧濃云愁永晝)、《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聲聲慢》、《武陵春?春晚》
31.陸游:《游山西村》、《冬夜讀書示子聿》、《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二首》、《書憤》、《訴衷情》(當年萬里覓封侯)、《釵頭鳳》(紅酥手)
32.辛棄疾:《青玉案?元夕》、《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
33.楊萬里:《小池》、《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34.姜夔:《揚州慢》(淮左名都)、《暗香》、《疏影》
35.蔣捷:《一剪梅?舟過吳江》
36.文天祥:《過零丁洋》、《正氣歌》
四、元、明、清
1.馬致遠:《天凈沙?秋思》
2.于謙:《石灰吟》
3.鄭燮:《題竹石》
4.納蘭性德:《木蘭詞?擬古決絕詞柬友》
5.龔自珍:《己亥雜詩》(浩蕩離愁白日斜)、《己亥雜詩》(九州生氣恃風雷)
五、現當代
1.梁啟超:《少年中國說》
2.李大釗:《艱難的國運與雄健的國民》、《庶民的勝利》
3.毛澤東:《沁園春?長沙》、《憶秦娥?婁山關》、《七律?長征》、《沁園春?雪》、《水調歌頭?游泳》、《為人民服務》
4.魯迅:《雪》
5.方志敏:《可愛的中國》
6.聞一多:《紅燭》、《七子之歌》、《一句話》、《祈禱》
7.郭沫若:《爐中煤》、《太陽禮贊》
8.徐志摩:《再別康橋》、《偶然》
9.戴望舒:《雨巷》、《我用殘損的手掌》
10.朱自清:《荷塘月色》、《春》、《匆匆》
11.陳毅:《梅嶺三章》
12.巴金:《生命》、《朋友》
13.冰心:《春水》、《一只小鳥》
14.林語堂:《秋天的況味》
15.卞之琳:《斷章》
16.穆旦:《我看》、《贊美》
17.臧克家:《有的人——紀念魯迅有感》
18.艾青:《我愛這土地》、《向太陽》
19.流沙河:《就是那一只蟋蟀》
20.余光中:《鄉愁》、《民歌》、《深山聽夜》、《等你,在雨中》
21.季羨林:《二月蘭》、《夾竹桃》
22.賈平凹:《丑石》、《月跡》
23.北島:《回答》
24.舒婷:《致橡樹》、《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雙梔船》
25.食指(郭路生):《相信未來》
26.汪國真:《熱愛生命》
27.海子(查海生):《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28.溫家寶:《仰望星空》
29.朱海:《盛世中國》